正规期货配资平台 疏通“堵点痛点” 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发布日期:2024-08-10 12:14 点击次数:125
“以前这里没有围栏正规期货配资平台,我们怕有安全隐患,就通过社区‘党群议事会’反映了这个问题。社区得知情况后,马上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对大康社区莘塘樟树河河边缺失的护栏进行修缮,仅用了15天。”大康社区一居民向笔者介绍,这两年大康社区围绕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动“党群议事会”议事模式,推动社区完成民生微实事项目40余项。
大康社区“党群议事会”是龙岗区园山街道积极推进基层治理,疏通群众“堵点痛点”,办实事、惠民生的缩影。今年以来,园山街道不断强化基层治理的党建引领,将法治融入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在议事协商中激发群众自治活力,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智治新路径,基层治理创新日趋活跃、形式更加丰富、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撰文:李丹
以服务站点为桥梁
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发现在早,解决在小,预防为先”。为进一步落实群众诉求服务工作,着力实现居民矛盾纠纷,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做好群众服务工作,园山街道党工委创新工作思路,强化部门联动联调,在各社区已设立群众诉求服务站点的基础上,积极发动辖区居民小组、企业和平安员,建设N类站点,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企业园区,实现服务“零距离”。
截至目前,园山街道已打造9个N类站点,其中3个特色站点,分别为西坑第三居民小组服务站点、西坑第一居民小组服务站点和大运软件小镇服务站点。大运软件小镇站点以大运软件小镇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和矛盾纠纷调处等服务。站点成立至今,累计调解矛盾纠纷120多处,提高法律咨询100余次(典型案例咨询记录16次),日常走访企业开展法律宣传250次以上。
据悉,西坑第三居民小组服务站点、西坑第一居民小组服务站点坚持以“为民、便民、利民”的工作宗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宣传法律法规。两个服务站点累计调解案件237件,提供法律咨询115次,日常走访企业开展法律宣传410次以上。
以“问需会”为切口
实现服务过程“零障碍”
社区书记问需会主要针对辖区内的工地纠纷、企业搬迁、租赁纠纷、环境卫生等群众比较关切的话题进行热烈讨论,社区书记们面对面、点对点开展“零障碍”沟通和交流,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收集民生需求,找准问题症结,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源头、化解在社区,切实做到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把难事办成。
截至目前,园山街道6个社区开展社区书记问需会45场,现场解答了100多个问题,收集到200多条建议和意见。
会后,社区书记不遗余力,全力以赴解决群众的身边事、烦心事。他们在会上收集到的问题,看似小事,但每一件事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的甚至还是急事与难事,都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以专人专案为抓手
实现服务事项“零积压”
今年,园山街道还优化问题处置机制,对群众反映的简单问题即时办理,较复杂问题3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杂问题5个工作日内完成或提出解决方案,确保及时有效回应群众诉求。同时街道认真落实制定每季度形势分析、每月总结、每周梳理研判等制度,将重点难点案件一一梳理,安排专人专案,定期跟踪案情进展及督办,努力实现服务事项“零积压”的工作目标。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园山街道提高服务水平,群众的获得感强了,点赞声多了。
据悉,园山街道目前共有群诉服务站点15个,平安志愿者4800多人,发现化解矛盾纠纷5000多宗,最大程度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织密织牢“产业链+法律服务”网
园山街道是龙岗区的产业重镇,企业众多。今年以来,园山街道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织密织牢“产业链+法律服务”网,助力基层治理效能,通过营商环境与基层治理的同频共振,护航辖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精准聚焦需求建立健全法律诉求服务清单
据了解,今年园山街道出台了《园山产业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细化四类12项工作任务,全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法律服务”行动,力求定制服务更精准、定点服务更便捷、组团服务更全面、延伸服务更贴心,织密织牢“产业链+法律服务”网,为产业园山发展战略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和高效能法治保障。
园山街道通过走访企业、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等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开展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排查和专项调研活动,精准聚焦辖区内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充分吸纳园区企业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法律服务需求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归类,建立健全法律诉求服务清单,及时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助力各类企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街道提供专业法律顾问服务,定点入驻6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和大运软件小镇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5天×8小时”坐班服务,建立搜集、解决企业法律需求的高效沟通机制,致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累计为辖区内企业、职工提供各类法律咨询超800人次,提供经营性法律建议61次,修改各类协议40份。
建立“1+N”企业法治护航团定期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
今年以来,园山街道还通过整合街道公共法律服务、法律志愿服务等资源,建立“1+N”企业法治护航团(1名街道领导干部+园区法律顾问+社区人民调解员+相关部门业务骨干+普法志愿者等人员),定期上门提供“一对一”法治体检服务。领导干部带队“企业法治护航团”累计走访服务企业710余家(次),协调解决企业诉求68个,助力辖区“专精特新”企业从55家增至96家,顺利推进秋田微、品胜电子等企业总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园山。
根据“法治体检”结果,园山街道提供“保姆式、全过程、全方位”的专项延伸服务。例如按照企业预约“点单”,采用“送法进企业”的模式上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法律讲座;针对“法治体检”过程中收集到的非法律服务诉求,召集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及时协调正规期货配资平台,并为企业提出解决方案;为企业内部、企业间发生的矛盾纠纷案件积极搭建平台,促成高效和平化解。